Monday, 19 May 2014

沉香的比重参考表

沉香的比重有着很重要的角色。所谓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真正懂的看沉香的人最关心的莫过于它的重量和尺寸了。而一些谨慎的商家就会把沉香的尺寸和重量一一写出来。从古自今,沉香都是以“克”为计量单位来进行交易。外行人使用“块”来进行交易。比如说,他们会问这一块沉香多少钱?而内行人会先问这一块有多少克,然后才问多少钱。所以,重量决定了沉香的价值。其次的因素是它的外观和产地。所以,一样体积的沉香,越重,价格就越高。到了一个程度,沉香的价值就会翻倍,或是更高。而这个决定性的程度就是沉水与否。

我从这网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525/18/1470002_213678073.shtml收藏了两个沉香比重参考表和大家分享。

表格一是圆珠手串的比重参考表。第一竖栏指的是珠子的直径。而第二竖栏指的是在相应尺寸下,单颗珠子要达到沉水状况的重量。大于这个数值的都会沉水,而小于这个数值的就是沉水浮或是浮水。第三竖栏指的是在相应尺寸下,成品达到沉水状况所需要的重量。第四竖栏是定义沉水浮的区间。最后的竖栏指的是浮水,小于或等于这个数值的成品,都算是浮水沉香。要说价格最高的,当然莫过于无限接近沉水的重量,但始终却不沉于水的沉香。而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奇楠。
表格一
这个数据不包含线重和打孔所失去的重量。因此,实际重量要比数据略低,大约2%的误差。这表格仅限参考。

表格二是桶珠手串的沉水比重参考表。现在的市场上所卖的手串基本上是圆珠和圆柱型的。表格二的第一竖栏显示的是桶珠的直径。而第一横栏则是桶珠的长度。然后对应的是单颗桶珠达到的沉水所需要的重量。一般现在的桶珠不是标准的。制作人都会在两头钻孔处稍作一些切割打磨,让其不划手。所以在此的标准的情况下,适当的减少2% - 5% 的数据是合适的。
表格二
当然,在价格上,同等质的沉水圆珠和桶珠不是在同一个价位。那是因为圆珠在所有类型手串了,最为耗料的。一般规律下接近 1 : 5 的比例。而桶珠消耗的原料不一,但大致上都保持着 1 : 3 的比例,比圆珠的耗料明显较少。所以,圆珠的价格要比桶珠高出一些,即使是相同产地,相同重量。

Saturday, 17 May 2014

图解沉香产地与特征

沉香是目前市场上定位最混乱也最易被误解的香品。各家厂商都有一套对沉香的见解,无论是道听涂说或自我创造,或代代相传,都在市场上造成风潮。但因每一家各说各话,无一雷同之处,也就造成市场上消费者对沉香的认知混淆不清,无从选择,就连制香厂商也互香攻击对方的品质不高。价格昂贵,或自创沉香名,称此香唯独家香品或自封沉香专精者。

在如此混乱的市场,消费者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连门市部,制造商和进口商也会因此受害,而无一得利之人,更会使得有心从事高品质的个人或厂商,不能依照理想而做,为争取生存空间,只好同流合污。故笔者愿将多年所收集资料、进口心得、国际等级、药典备注及产地采收业者等种种见闻记录成此篇以供大众参考。

沉香在产地与特征上大致分为三类:奇楠,惠安系,星洲系。 如果我们把奇楠归属于沉香的特殊一类,那么产地分类只有惠安系和星洲系。那么惠安系,就拥有:越南芽庄沉香,柬埔寨菩萨省沉香,越南富森红土三类。惠安系的料子多空洞,难有好原料可以车制珠子,因此珠子类极少,雕件其次,多以熏材出现。

一、越南富森红土
越南产沉香,红土是其一。越南的沉香大部分产于越南中部山区,木质是黄白色,相当松软,表面为粗糙的黄色木膜,木膜下是坚硬的黑色沉香,有黄色黑沉次之。其味甜凉。因为这类土沉在土中掩埋的时间较长,因此外壳非常松脆,并且个别炭化严重,无发再加工,只能做为熏材使用。业内有“千年沉香,万年红土”一说。不排除有大块的红土,去除表面的炭化取得“红土肉”,进行加工做成随型手串,那也是天价了。在香道高度发达的日本,红土的需求量不差于奇楠,甚至红土在日本已经被当作另一种奇楠在交易。
红土目前分为福森和惠安,以及其他产区的,比如顺化红土。其中,富森是最好的,并且难有大块,极少沉水。 惠安红土相对较多,大块易得,沉水的概率也大于富森。顺化红土品质次之,但是对于刚接触红土的朋友来说,这三者在外观上完全一样,只有在熏烧的情况下才易分辨。富森在熏烧的情况下,味道极具变换,和奇楠类似,因此价格最高。越南这类土沉不少,所以在越南其他地方也存在黑土与黄土,所以也会有越南黑土沉和黄土沉的存在。目前越南沉香已经几乎绝迹了,香友们只有四处收集存货以珍藏。

二,越南芽庄沉香
其实大家都知道芽庄主要的产的是奇楠。而奇楠的品质在众多种沉香里移植居于首位。但是芽庄在奇楠的光环下也产普通的沉香。而其类型的沉香有很多空洞,无法制珠,多以熏材出售。芽庄目前也开始种植人工沉香。因此失眠上一部分为野生芽庄料子,一部分为人工芽庄料子。野生的料子,可以看出来,油脂是比较厚的。并且料子的腐烂程度不低。芽庄的熏材味道丰富,并且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点亮并且悠扬。
三、高棉(柬埔寨)沉香
高棉沉香,甘甜微带酸韵,类似蜂蜜的味道。因为其香味浓郁,能消除一切臭味,在中东市场(实力兰卡,阿联酋等地)最受欢迎。此类沉香如老鹰翅羽一样,表面上有棕黑色丝状细纹。用它提炼出来的沉香油,渗透力强,一般涂上之后,四五天不散,香味依旧。被誉为大自然最好的香水。
四、寮国(老挝)沉香
与越南顺化沉香一样,在上个世纪,这两个产地也是全球沉香产地之二,但是因为产量少,在上个世纪末已绝迹。现在流通的一些沉香,多是老货,并且价格也非常昂贵。老挝沉香呈棕黑色,硬且易碎,有的如同蜂窝状,粗大者极其罕见。老挝沉香香味浓烈,醇厚带凉意。因其品质好,早在宋朝,皇帝就已派人在寮国用黄金换取沉香,现在寮国沉香也只能在一些老版本的沉香典籍里才能查询到。

五、星洲系
星洲系的沉香多好料,能制珠,能雕刻,并且外表坚硬,香味浓郁。现在有90%以上的市场为星洲系的沉香。在星洲系里,主要分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其中马来西亚分为西马和东马,因为距离较远,形成沉香的气候不一,因此特征和味道上有所差别。

印度尼西亚是最大的一个产区,其中有加里曼丹岛,打拉根岛(马泥涝),苏门答腊岛,伊利安岛(加雅布拉),马拉OK岛,苏拉维西岛,安纹岛。 其中苏门答腊,苏拉维西,安纹岛产量极少,基本上市场已没有这些产地了。文莱是在东马来西亚北部的一个小国家,也产顶级香韵的沉香。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与印尼伊利安半岛接壤的一个国家。

六、马来西亚沉香(马拉沉)
马来西来沉香又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品种有一点区别。

6.1 西马
西马接壤东南亚半岛,因此味道和特征上略带有一些惠安系的特征。因为西马产区比较大,因此每个产区的西马味道会有所差异。在业内,西马没有再细分。 靠近北部的西马产区,略带酸韵,味道浓郁,品之类似李子干的香韵。靠近南部的西马,略带花香气味,甘甜而清凉。


西马归属于一线产地,因为它的香韵富有层次而带变化,在价格上也比其他一线产区的便宜一些(因为吉隆坡与国内交通方便,进出口风险除外之下,成本相对较低。而要前往外马/东马,出关手续与风险更大,因此东马在价格上就会比西马高出不少),所以西马粉丝也不少。西马的油脂线非常细腻,沉水的产量相对于加里等地要低一些。靠北的西马木色略带土黄,靠近南部的西马,则黑白分明。



6.2东马
东马属于二线产区,地理位置就接近加里曼丹岛了,因此在气味上和北加里的非常接近。东马的特征是油脂乌黑发亮,并且木色也不会像西马略带土黄色。东马靠近文莱国一带的沉香味道甘凉带甜,与文莱的非常接近,因此也被做为“广义的文莱”出售与加工。而大部分东马的产地,香韵都是凉而略带一点草药味,比较清香。(下图:东马拉沉手珠)东马属于二线产区,地理位置就接近加里曼丹岛了,因此在气味上和北加里的非常接近。东马的特征是油脂乌黑发亮,并且木色也不会像西马略带土黄色。
七、文莱沉香
文莱沉香属于一流香韵,一流产区。因为区域较小,所以产量不高。
文莱沉香的特征是香韵有变化,清闻甘凉,再品会有乳香味,尾韵带一些醇厚的香味。
文莱的油脂也是乌黑发亮的,这点和打拉根类似,都会形成油脂线以外油脂成片出现的。 从外观和气味上来比较,打拉根的只是略比文莱气味更浓郁,其他并无区别了。
价格上,文莱,打拉根,马泥涝,都在一个价位上。同一品质的前提下,文莱略高于打拉根,略高于马泥涝。

八、印尼沉

8.1 加里曼丹
加里曼丹也属于二线产区,但是却可以说是星洲系里最大的一个产区,加里曼丹分为四省,东西南北各一省。因此四个省的味道都略有不同。西省的味道和东马类似,凉味是第一感官,然后细品会略带清香的草药味。东省和南省的沉香次之,凉味不重,但是草药味略重了,并且东省和南省的沉香多沉香,气味非常浓郁。北省接近打拉根岛,部分沉香的味道非常好,甚至能和打拉根想比,因此也常做为“广义的打拉根”来加工与出售。唯一区别打拉根的乳香味非常重,并且是呈阶段性变化的。

8.2 打拉根(达拉甘)
打拉根可以说是现在最“知名”的一个产区了,甚至成为了高端沉香的代名词。因为其产量稀少,香韵一流,并且不排除有大资本家在炒做,所以打拉根一直就水涨船高,每周都是不一样的价格。打拉根的特征是油脂成片,并且乌黑发亮,油脂毫无规律,越花的纹路越香。初品打拉根第一嗅觉一定是凉,微微的凉气扑鼻就来。紧接着静下心来就能感觉到非常重并且很奇妙的乳香味,尾韵则是很醇厚的香味。

8.3 马泥涝(马妮瑙)
马泥涝产区非常小,只是接近打拉根岛的周遍海岸与小岛,因为与打拉根的特征气味极其相似,因此在前年被台湾业内人士划分出来。马泥涝的高油脂与打拉根在外观上并无差别,油脂略低的可以看见类似“虎斑”的油脂线,是形成在表面的。珠子也是类似的花纹。 油脂略高,就能看见非常细腻的油脂线,和成片的油脂。在油脂的形成上,马泥涝略比打拉根的乌黑程度上差一点。香韵方面,马泥涝生结与熟结有所差异。熟结香韵稳定,但是凉味没有打拉根足,乳香味超过了打拉根,并且持久。生结料子是略带甘蔗似的清香甜味,略带一些乳香味。无论生结熟结都是不错的香韵,因此马泥涝,文莱,和打拉根都属于一线产区,价格不分上下。
8.4 安汶
安纹岛沉香产量也非常少,相对于其他产区的更为少一些。安纹的油脂线类似蛇皮的纹路,弯曲而不笔直,但是也非常细密。在香味方面,安纹的沉香凉味不足,并且和加里类似,有点草药的味道。与加里的区别是,安纹草药的味道更加清香。
8.5 伊利安
伊利安是一块大岛,归属于印度尼西亚,接壤巴布亚新几内亚。在伊利安半岛上,有一个集中出口的港口,加雅布雅。因此加雅布拉在产地上,应该归属于伊利安省。伊利安沉香多以黄油出现,所以这一带产区的沉香多是黄褐色的,包括油脂。在香味上,伊利安的略带药味,香韵上无变化。多以沉水或者沉水浮出现,品质都不错。
8.6 加雅布拉
在伊利安以北的产区,和加雅布拉周边产区,都称为加雅布拉。加雅布拉在外观上和伊利安的基本没有区别。在香韵上,加雅布拉的香味是略带清凉的,类似西瓜的清凉味,比伊利安要略为好一些。所以在伊利安半岛这边,现在绝大多数出口是一起打包运走,然后到了目的地根据香韵的分类再区别出加雅布拉和伊利安。因此在沉香业内,其实加雅布拉和伊利安我们是没有划分出来的。
8.7 马拉OK(曼拉)
马拉OK是伊利安一带的海岸,索龙岛附近。也叫做索龙沉香,最近才被划分出来。特征上和伊利安的没有区别,珠子的结油很有特征,都是黄褐色,并且香韵上也略带药味。 马拉OK,伊利安,加雅布拉都归属于二线产区,价格上比一线产区实惠不少。
8.8 巴布亚
巴布亚的料子一大特征就是乌黑色深,即便是和另外一个产区在相同重量下,巴布亚的看起来品质都要好很多。油脂线非常清晰,并且做出的珠子品相好,乌黑光亮,沉水的相对于一线产区也极易产出。因此在外貌协会下,巴布亚的东西一定会是一流的。
而我们业内把它归属于二线产区,也正是因为它的香韵。巴布亚的料子刚开始会略带辛辣味,淡淡的乳香味,并且不稳定,香韵时常变化。时间久了,气味会渐渐醇厚下来。但是与打拉根的浓郁相比,巴布亚确实也含蓄到底。总的来说,巴布亚的料子比伊利安要略好一些,因此在价格上也略高一些。在一线产区资源渐渐枯竭的情况下,巴布亚也会渐渐取代一至二线产区。
九、海南沉香
海南沉香又称为莞香,因为以前集中在东莞交易,因此得名。野生的国产沉香主要是生长在海南尖峰岭一带的热带雨林,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但是因为前几十年偷盗泛滥,现在零星存在的几株野沉香也被国务院批准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专人看守。 而现在市场上大量的国产沉香,都是海南,台湾,云南一带人工种植的沉香树苗结香而产出的。

这类沉香油脂极低,通常在2-3年成材后,开始打孔注入真菌,之后往往一年不到就割取沉香树,以用来熏香或提炼沉香油,或做沉香茶,无工艺品的制做条件。曾经在外地专门访问过一位做沉香树苗的大老板,问他们为什么不等上10年再收取沉香。这位老总告诉我们,一是资金跟不上,二是越南人偷盗严重,往往好一点的结油就偷盗了去,防不胜防。图为人工种植3年的沉香树,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表皮已结香。但是通过切口能看出来,里面是疏松的木质。 

以上文章是从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525/18/1470002_213678073.shtml截取。有兴趣者可以到此网址观看原文。

Friday, 16 May 2014

珠宝网:沉香市场九成是假货,沉香仿制品大揭密 - 下篇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形形色色的假沉香珠子。沉香珠子在高仿沉香市场上占据了80%以上的分额,朋友们买沉香的话,接触最多的还是珠子类。

第一类是我们常说的“药沉”
商家会在前面假设很多的名词,如“海南药沉”,“越南奇楠沉”,“极品沉水手串”等等,而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接触过沉香不足一个月的朋友们,都能很轻松的辨别出来。告诉新手们一点:看这种沉香,细看它有没有油脂线。真沉香,即便是油脂到了饱和状态,也不可能出现全黑的沉香。这就像一个乌托邦,理论和实际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

这类沉香,商家是经过长时间泡油加染色做出来的,味道会有,没有闻过真沉香味道的朋友会觉得这个味道还不错。并且商家也敢当面烧,用明火靠近珠子就能看见珠子表面有油溢出了。价格几百到数千元不等。但是据说这类“越南B货”,从河内批发进国内,每串不超过100元,卖价就看商家的厉害程度。颗颗沉水,每串都超重。材料是一般的木头类,硬度高于沉香(非高油脂类)。
药沉 - 图片一
药沉 - 图片二
第二类高仿珠子:“竹子类”
从下图可以看出来,“油脂线”是存在的。但是真沉香,油脂线是不会这么有规律的。每个间距,长度,粗细仿佛都已经计算好了。从题目也能看出来,这就是竹子经过深加工做出来的。味道上,有一些会有(经过泡油),有一些没有香味(懒得泡油了)。这类高仿,对于新手来说,也容易辨别。拿在手上细看,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借助放大镜。真沉香的纹路和油脂线是非常细腻的,可以说沉香本身就是大自然精雕细琢的一件工艺品了。

竹子类 - 图片一
竹子类 - 图片二
看看“竹子”原料:越南竹子
越南竹子 - 图片一
越南竹子 - 图片二
第三类高仿沉香:“虎斑”
这类沉香珠子的“油脂线”是毫无规律的了,形成了类似“虎斑”的花纹。但是这是后期画上去的。珠子的材质可以是无忧的沉香类,可以是其他的木质类。分辨的方法是,在没有形成“黑线”的区域,是完全不存在油脂纹路的。真沉香所形成的油脂线纹路如发丝,即便是没有油脂形成的地方,也能看到没有黑色油脂填充的纹理。在表面形成“虎斑”也是有“渐变”效果的。就像用毛笔在宣传纸上画上一道,线的周围是有浸染效果的。而非像这样似圆珠笔画出的线,根根分明。

虎斑 - 图片一
虎斑 - 图片二
第四类高仿沉香:“硬木类”
这类珠子相比上面的更加难分辨了。看过大量沉香的朋友还是有一定的经验可以看出来。这类的珠子的纹路偏向于硬木类。珠子的表面异常光滑,这是硬木类的一个特征。真沉香只有达到沉水或者接近沉水,才会发射出这样的光泽,而真沉香能达到这种光泽的,色彩方面也会更加沉稳一些,更加深一些,并且不会出现这种土黄色的色彩。真沉香油脂线更加没有规律,接近沉水的则呈现出大片的油脂,并且纹路上会非常细腻。从横向(第一张图来看),油脂线是随着珠子的弧度而弯曲的。真沉香的油脂线是互相平行的,并且在车制出来后,从横纹来观察,油脂线是笔直的,不会随着珠子的弧度而弯曲。角度到了一定程度下,油脂线会截然终止,出现另外一个层面的油脂线。所以从图上观察来看,这些油脂线只存在于表面(从珠子的孔周边能看出来)。大家一定要记住,真沉香的油脂线是存在于一棵珠子内的任何地方,若是从外部加工上去的,这点很好分辨。千万不要被纵截面的油脂点所迷惑,因为这一面现在的技术是非常好做的了。

硬木类 - 图片一
硬木类 - 图片二
第五类高仿沉香:“真沉木泡油类”
这一类沉香,使我们接触以来,最难分辨的一类了。原因在于,它的材质完全是沉香,并且外观看来,油脂还不错,香味也很正。有的朋友会问这样的手串如何?我们也只能笑笑说,是真沉香没有问题。但是建议他在多看看,新手不要急于下手。
想来多时,也不知道这类沉香珠子该归于哪一类。所以现在鼓起勇气,还是归于高仿类吧。由图可以看到,横截面的油脂线非常细腻,这是沉香的一个特征。但是疑点在于,结合第一张图来看,油脂孔内并没有存在油脂。

后来经过分解为二,看见里面基本是木质,没有油脂的存在。另外用了两三颗经过泡水一晚上,开水煮一小时,颜色渐淡了一些。由此可证,是真沉香无疑,只是也经过了泡油及加色。只能说厂家的手不重,只是略为轻加工了。这类沉香现在大量上市,价格从几百到数千元不等。这类沉香不归属于假沉香,只是为了提高品质做了些手脚。从分辨的角度来讲,只有让朋友们大量看沉香的外观与比重对比表相结合得出经验,在什么重量下应该呈现出什么杨的颜色特征。若只是浮水的重量,却呈现出沉水浮的颜色了,这点就值得大家思考了。

真沉木泡油类 - 图片一
真沉木泡油类 - 图片二
第六类高仿沉香珠子:“精品沉水压缩沉”
这类珠子可以说做的和真的沉香一模一样了。如果是14.5尺寸,重量能达到30克,可见是超重沉水了,嘴对的4A级了。但是可以问一下,真沉香14.5的珠子,可以达到30克这个重量吗?这点值得大家思考一下。

精品沉水压缩沉 - 图片一
精品沉水压缩沉 - 图片二
3A级真沉香念珠
一般沉水珠子的极限,在于沉水重量参考数据的超20%,例如1.5的珠子是在21.29克沉水,那么21.29 X 120% = 25.548克,就算是超重沉水的了。超过这个重量和前面说的一样,都想乌托邦一样,理论和现实都是不存在的。第3张图是一件3A级沉水念珠,我们从花纹颜色特征上可以仔细和前两张假沉香图对比一下。

这串珠子从外观上看来,和沉水浮的沉香珠子没有区别(我们暂且假设不知道它的重量)。这种高品质的“压缩沉”甚至是用真沉香的沉水碎料和沉水浮碎料压缩成的,并且是极限压缩,可以把2.0的珠子压缩到1.4cm,为的是达到超重沉水的重量。高技术下,如果用火烧来实验,味道和真沉香也没有差别。但是这种沉香的破绽在有泡水,若非真沉香自然形成的,在泡一夜的水的情况下,极易形成开裂。我们知道,真沉香都是经过了百年上千年的风吹雨淋,在全面浸水的状态下,是非常稳定的。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知道了,其实无论是什么形式的高仿,只要结合水与或的考验,总会现行的。白木香树对白木上油上香,也叫有时候风树白木,海南沉香木,其实都是坑爹的名字成本不到30块。
高抛光,表面有碳黑色
竹子上油
越南产藤条,也成“花大姐”,某宝上多卖作“花奇楠”,世上原本没有“花奇楠”。
花奇楠 - 图片一
花奇楠 - 图片二
黄金樟
越南产人工白木香书压黑心油
人工白木香
高仿沉香第4代其实是用杂木金属粉油脂压制而成,属于没有价值的东西。
石头沉,画的
抛光火烤
上色,泡油
越南边界的沉香市场,赤裸裸的假货!
整体来说,边界市场根本没有越南沉香,全部都是印尼香,而且百分之八十是假沉香,应该说,很多认为越南本地才是真沉香,所以加沉香卖的很好。

而凭详的越南沉香,比广东卖得价格更贵,主要是湖南,苏州,上海,北京等地来拿货的多,那么他们所进的货中,也大部分是假沉香,小部分是真沉香,那种真的沉香,也是不敢恭维的。

所以现在大家明白了,为啥各大城市满大街的都是假沉香了吗?大家还在为你几百元买到的“沉香”手串沾沾自喜吗?这里就是假货的主要批发地之一!那些在内地卖假货的商家就是冲着假货来的,假沉香批发用麻袋装,几十元一天假货回去卖几百一串甚至上千,绝对的暴利!

满城尽是假沉香,社会信任从和谈起
文玩市场有着太多的造假行为,其中以沉香的造假堪称登峰造极。当我们在百度图谱中搜索沉香,将会有四分之三假货呈现在你面前。在某宝网中搜索沉香的时候,那些销量最大,排名靠前的,一页一页的往下翻,翻了很多页,也没有见到一串真货。

在市面上出售的“沉香”,包括商场,地摊,论坛,网店等,假沉香占据了90%。真货犹如海底针,不是谁都能捞得着。这个社会存在着太多的不信任,买假货人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买到的是真的,买到假货的人胆战心惊的担心自己的是假的,这样的情形,既可笑,又可悲。可是这堵信任的墙,却怎么也推不开,牢牢的遮住了一片黑暗,任它使事态变得越发的不敞亮。无人治理,无人监督,有些人浑水摸鱼,有人发财,也有人悲哀。道德的沦丧,意识的缺失,混乱时期,当今人的内心,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呜呼哀哉。

沉香,资源稀缺,价格昂贵,很多消费者对沉香的了解少之又少。好不好,全凭卖家一句话,说成好东西,才能一本万利,真与不真,却很难考证。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以次充好的还算有些良知,彻彻底底造假的就真的让人无语。


由于沉香的成因复杂,天然沉香的行成有很多偶然性,没有哪种香树一定能结香,几时是毗邻的香树,也常常是有的结香有的无香。沉香资源稀缺,价格昂贵,而且消费者对沉香的了解又十分匮乏。而沉香的这种外表特征,很容易被假冒与仿制。手下能形成沉香的植物主要是瑞香科沉香属(Aquilaria)的几种香树,这些香树的木材本身并无明显的详情,木材的特征不明显,与很多普通的木材相似,这样一来,制造者用一些类似的木材通过简单的工艺处理,就能让没有见过实物,没有闻过真沉香气味的消费者上当受骗。贩卖假沉香是一本万利,为了这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些人不择手段,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行业没有监督,法律无法约束,道德不予谴责,造假自会生根发芽,通行无阻,最好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致使了假沉香泛滥成灾。

Thursday, 15 May 2014

珠宝网:沉香市场九成是假货,沉香仿制品大揭密 - 上篇

珠宝网上上传了一篇管有沉香仿制品的大揭密。所以,想和大家分享这篇文章,一起张张知识。

现在的科技一直在进步,而沉香的稀缺性导致了这个行业日益的滋生,并且在逐步壮大。如今的沉香高仿市场与日俱新,层出不穷。以台湾,河内为主的加工坊多不胜数。喜欢沉香的人更是需要练得一双慧眼,并且要有一定的相关基础知识才能抱的“美人”归。

作者曾经和一个从业者笑谈沉香,他说:“现在了解沉香的人还是太少了。记得卖出去过一串2000员的手串,买家找他理论,为什么这串不沉水?他苦笑不得,找不到话接。那头又说了,现在市场上这么多沉水的,价格还不高,味道也非常好,你是不是在骗我?拿几百元的柱子来骗人!” 而这他说:那也行,如果要沉水的,我这200一串都有,保证粒粒沉水。”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处理方式。

由此可见,知道沉香的人不少,但是懂沉香的人太少了,所以以下是一些收集来的典型高仿沉香,大家一起共同学习。今天我只会先介绍两种高仿沉香原料。明天再继续介绍剩下的六种高仿沉香珠子和正真的沉香。

让我以沉香原料高仿品开始吧。高仿沉香原料分为两大种,压缩沉和死人沉。越南河内市是全球一个加工沉香为主的“大工厂”,当然,高仿占大多数。为了开拓市场,新名词也层出不穷。行业内把越南的高仿沉香叫做“越南B货”。而台湾业内,把名词更加细分了,如“沙沉”,“海沉”等。从原料方面来看,难度要比珠子大很多。因为珠子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沉香的特征,而原来除了切角来烧,基本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辨别(除了假的不能再假的那种)。但是难度在于,一般原料交易时,卖家是极不愿意买家当面切角来烧的。除非他内心知道这块料子没有问题。但这一方面上,也有一般的卖家不愿意。

我们来看下图,这是行业内戏称的“胖大海”,因为这种小块的沉香泡一晚上水就会发胀成很大,如同胖大海一样。这就是典型的“压缩沉”,分辨方法也简单:细看这种沉香块有没有木头类的裂痕(从沉香原料来看,沉香是不会出现裂痕的,这是有它的特殊结构所决定),最好的分辨方法还是细看它的油脂线。能从图片中看出,“压缩沉”的油脂是一大片的,而没有油脂覆盖的地方,看不到一点油脂线。这就是疑问所在。“压缩沉”现在多疑雕件的形式出现,若用泡水的方法很好分辨。


压缩沉 - 图片一

压缩沉 - 图片二

我们再来看第二件高仿沉香。这是业内称的“越南死人沉”。这种沉香不是后期加工出来的。而是本身在越南老挝柬埔寨一带,存在这种树种。这种树种和沉香一样,生长在热带雨林里。唯一的区别是,沉香树是因为外界的毁灭性条件,导致沉香树慢慢结油,而“死人沉”是生长在期间,就开始自然结油。并且外观上,和真沉香一模一样。

因如果把这种“沉香”做原料切口,非常平整的截面上,也会出现和沉香一模一样的油脂线。并且在切割过程中,一阵清香扑鼻,和沉香一致。可以说是高油脂的沉水料。若切割分块出来做珠子,那敢保证和沉香珠子是一模一样,即便是在高显微镜下,也没有任何区别。现在这种顶尖的高仿沉香已经在台湾大量存货,并且国内与越南临近的如凭祥口岸(广西),磨憨口岸(云南),福田口岸(深圳)等沉香交易市场,已陆续出现。鉴定这种“越南死人沉”的唯一办法就是烧,切一小块下来,用明火直接点燃,后吹灭直接闻其燃后清烟,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一阵恶臭扑鼻,与沉香燃后的味道有天壤之别,味道上类似与塑胶燃烧后的味道,并且烟是成墨黑色。“死人沉”目前在市面上多以原料的形式出现,若用烧的鉴定方法很好识别。


越南死人沉 - 图片一

越南死人沉 - 图片二

接下来还会介绍六种形形色色的高仿沉香珠子和辨认它们的方法。请大家继续关注哦!
欢迎大家一起分享有关沉香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成长!
欲知更多详情也可联络我,Ms. Jong于:
电话号码:082-456095/014-6995976

Thursday, 8 May 2014

中国沉香网:人工结香并不比天然沉香差

取自 中国沉香网
人工结香并不比天然沉香差 

野生天然香,沉香是双子叶植物药瑞香科的乔木植物在受到自然界的伤害如雷击,风折,虫蛀等,或者是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分泌出的油脂受到真菌的感染后所凝结成的分泌物。

人工结香就是通过人工种植的香树,然后通过人为的方法刺激香树结香,几十年前越南,印尼等国,在那时候的土族民居就已经在使用人工结香了。他们对沉香树施加外力,比方说刀砍,钉钉,钻孔,等方式使之结香,并沿用至今。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说人工结香不就是人造沉香吗?如果你这样认为,那我就不得不再说说人造沉香了。他以人工结香的产物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千万不要混淆。

十几年前,越南人找到了一种非瑞香科植物,进人工处理后,可以冒充沉水沉香,那种植物叫做鹰木。鹰木的价格相当廉价,很多越南的黑心商人就开始大量生产这种伪造的沉香,从而来谋取暴利,当时也是骗到了很多中国商人。不仅如此,当时也是很多国内的商人用每公斤不少于万美元收的。

为什么人工结的香并不比天然野生沉香差呢?
原因有三个:
  1. 人工结香也有很多条件,人工结香的本体,沉香树一定要生长至直径10-75cm以上方能进行人工结香的作业。也就是5-10 年的时间。人工结香只是让树木快速分泌油,而油份依据是天然的。
  2. 人工结香的沉香绝不等于次级沉香,四五年使用打钉技术的人工结香味道比野生二三级的黑油虫漏沉香一点也不差。沉香的好坏是看凝油的多少,野生沉香凝油速度慢,而人工通过以上手段让树木快速分泌油脂。所以,人工结香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出比较多的油脂。这也是为什么人工结香并不差的原因。
  3. 不仅如此,天然野生沉香因起无法选择生长环境,而必须与其它植物争夺养分的过程中并不见得能占得上风。长期的营养不良必然影响结香的质量。相较而言,人工种植的沉香树则要幸福得多。在人工悉心的照料下,其结香质量定然不会差。当然人工种植沉香树并结出好香的前提一定是选择优质的沉香苗。
“尖峰岭壹号”是被国内外沉香专家及广大想农高度认可的世界上结香最优质,种源最纯正的珍稀级海南沉香苗品牌,也是海南省林科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以来,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终于取得的科技成果。


“尖峰岭壹号” 沉香苗以海南省尖峰岭地区的国家珍稀级野生沉香古树为种源,经过严苛的种子筛选及最科学的种植方法培育。每颗种子都保证从12 年树龄以上的优质母树上采集,并经过优选之后用于育苗,苗出来后经过了不断精选淘汰,并在一年后经过野外炼苗,才能达到成为“尖峰岭壹号”的合格种苗标准,最终交到种植户手里

而我们中国品种的沉香苗种子就是从海南岛空运过来的。所以它的品质绝对是最好的。
欢迎您致电致082-456095或014-6995976以了解更多详情。

Tuesday, 22 April 2014

Summary of TRAFFIC Report "Heart of the Matter"

Heart of the Matter: Agarwood Use and Trade and CITES Implementation for Aquilaria malaccensis
By Barden A., Noorainie A.A., Mulliken T. and Song, M.

Aquilaria malaccensis is one of 15 tree species of genus Aquilaria, family of Thymelaeaceae. Sometimes it can produce resin-impregnated heartwood fragrant that is highly valuable. There are many names for this resinous wood, including agar, agarwood, aleoswood, eaglewood, gaharu and kalambak. It has a high demand for medicine, incense and perfumes across Asia and the Middle East countries.

A. malaccensis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It is found in 10 countries which included Bangladesh, Bhutan, India, Indonesia, Iran, Malaysia, Myanmar, Philippines, Singapore and Thailand. Aquilaria species have adapted to live in various habitats, including those that are rocky, sandy or calcareous, well-drained slopes and ridges and land near swamps.

There are seven other Aquilaria species that are also considered threatened according to the IUCN Red List Categories where five of them are considered to be at risk from overexploitation for agarwood which are:
  1. A. beccariana (Vulnerable),
  2. A. crassna (Critically Endangered),
  3. A. cumingiana (Vulnerable),
  4. A. hirta (Vulnerable), and
  5. A. microcarpa (Vulnerable).

Agarwood is not a uniform product, but instead possess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t i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various grading systems that differ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 in trade and country in which trade is taking place. The grade and value of agarwood and agarwood derivatives such as oil is determined by a complex set of factors including:
  1. Country of origin,
  2. Fragrance strength and longevity,
  3. Wood density,
  4. Product purity,
  5. Resin content,
  6. Colour, and
  7. Size of the form traded.

Uses of agarwood
Agarwood has three principal uses: medicine, perfume and incense. Smaller quantities are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such as carvings. The uses are described in more detail below.

Use in medicine:
Agarwood has been used for medicinal purpos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continues to be used in Ayurvedic, Tibetan and traditional East Asian medicine. Agarwood is prescribed in traditional East Asian medicine to promote the flow of qi, relieve pain, arrest vomiting by warming the stomach and relieving asthma. High quality agarwood powder is prescribed in Chinese medicine and it is also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pharmaceutical tinctures. Malaysians used agarwood mixed with coconut oil as a liniment; and also used in a boiled concoction to treat rheumatism and other body pain. Agarwood is also prescribe for dropsy, as a carminative, a stimulant, for heart palpitation, and as a tonic taken particularly during pregnancy, after childbirth and for diseases of female genital organs.

Use in perfume:
Both agarwood smoke and oil are customarily used as perfume in the Middle East countries. In India, various grades of agarwood are distilled separately before blending to produce final ‘attar’ which is traditionally used by Muslims to lace prayer clothes.

Use in incense:
Agarwood incense is burned to produce a pleasant aroma, its use ranging from a general perfume to an element of important religious occasions. Both Indians and Chinese have used agarwood as an essential ingredient of incense sticks in the past. However, nowadays, incense sticks generally do not contain agarwood. Instead, the light cream/brown powdery waste materials obtained from oil distillation are used to provide a basic carrier for other, cheaper, fragrant ingredients.

Other uses:
Except for the three uses listed above, agarwood also used in Malaysia for cosmetic purposes (particularly during sickness and after childbirth), ornamental boxes or tea boxes from healthy agarwood wood, sculptures which usually Buddhist figures, agarwood bead and necklaces, aromatic ingredient for wine in Taiwan, insect repellent, funeral pyres and many mor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in Malaysia
Three species of Aquilaria are found in Malaysia: A. hirta, A. malaccensis and A. rostrata. A. malaccensis is well distributed throughout Peninsular Malaysia, except for the States of Kedah and Perlis. It is confined mainly to plains, hill slopes and ridges up to 750m in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Malaysian lowland and hill dipterocarp forests. Although A. malaccensis enjoys good geographical coverage, its occurrence is rather rare. La Frankie studied Pasoh Forest Reserve, a typical lowland Malaysian forest density of 2.5/ha is found with agarwood tree with varied growth rate between 0 – 1.95cm/year.

One of the first attempts to cultivate Aquilaria occurred in 1982. However, original population density of 833/ha reduced to 31/ha in 1995 due to natural mortality and it is unknown whether any of these trees produce agarwood. Additional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quilaria can be artificially propagated and there are continuing laboratory experiments regarding artificial induction of agarwood formation.

Conclusion
Agarwood has been valued, used and traded internationally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Recently, eight of Aquilaria species have been considered threatened and being listed in CITES Appendix. However, concern still remains for excessive illegal exploitation and trades of Aquilaria species. Available in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failing changes in current harvest and trade patterns continually decreasing the availability of agarwood and wild population of this Aquilaria species that produce it. Coordinate and cooperative actions between consumer country governments, businesses engaged in agarwood harvest, trades and related industri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s are required to derive a sustainable use of agarwood producing species.

So, let’s take our parts in sustaining this valuable agarwood producing species.

Together we can make a difference!

Monday, 14 April 2014

Gaharu wood new

Gaharu wood has high demand, but limited supply. Therefore, gaharu wood feeds a high value. Even the low quality gaharu wood can be sold at one gram with few hundreds to thousand Ringgit Malaysia. However, there is no generally acknowledged successful inoculation technology. Thus, they look for wild gaharu trees. 

On 27th February 2014, New Straits Times reported cases of illegal harvesting of wild gaharu trees. Director of Perak Forest Department, Datuk Roslan Ariffin announced the largest illegal harvesting of wild gaharu trees and these cases happened in the area of Royal Belum State Park in Nothern Perak. The following is the details of the news. 

IPOH: There has been an alarming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foreigners encroaching on state forests and stealing precious wood, says the Perak Forestry Department yesterday.
Its director, Datuk Roslan Ariffin, said 10 foreigners and two locals were nabbed trying to smuggle gaharu from the Royal Belum State Park in three incidents recently.
"In the first arrest last Thursday, the Perak Anti-Smuggling Unit stopped four foreigners at Sungai Lebey Bandariang in Gerik and found gaharu on them."
In the second arrest on Saturday, a foreigner driving a four-wheel-drive was caught in Jalan Timur Barat Gerik-Jeli at 4.30pm.
On the same day, seven men, including five foreigners, were arrested in Bersia, Gerik, at 8.30pm.
"All suspects are aged between 25 and 35, and the gaharu seized are worth RM2 million," Roslan said, adding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gaharu seized were 400kg.
Roslan urged villagers staying near the forest areas to be the department's eyes and ears to keep such illegal activities in check.
"Call us or the police," he said.